20230224:村级党建引领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村级党建引领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位于市县镇东北部的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型村庄,表现尤为明显,集体经济“空壳化”,村庄“空心化”,干群关系“疏远化”。脱贫攻坚过程中,省委组织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县帮扶干部进驻村,带领人民探索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为了增强村庄“造血”能力,驻村帮扶干部带领人民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按照“党组织领导的、人民群众自己的、集体经济高度发展的、特色资源充分彰显的、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的发展思路,采取“人民公司+股份合作+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村特有的“红绿古”三色资源,走“农旅工商”融合发展之路,实现了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背景
村作为一个深度贫困村,位于县镇东北部,在脱贫攻坚中面临着较为突出的“三农”问题。
1.农业基础薄弱。村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利用率较低,人均不足一亩半,40%的土地撂荒;资源贫乏,山上因缺水树木难以成林,70%是荒山。村里没有优势主导产业,特色不突出,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收入低,因此农业兼业化、老龄化较为突出。村集体经济空壳,收入多年为零,致使村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长期无人问津。
2.村庄“空心化”。全村砖瓦结构房屋只占39%,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土坯房,房屋年久失修,瓦漏顶塌、门破窗残。村里道路破损,通村道路无人管护,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全村85%的劳动力外出打工,13个自然湾中,有5个常住人口不到10人。
3.贫困人口较多。村国土面积10.5平方公里,共有13个村民小组,545户192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05户614人,分别占全村37.6%、31.9%。基层党组织薄弱,34名党员中有21人外出,在家党员平均年龄近60岁。村“两委”班子人难选、不健全,缺乏带头致富的思路和技能。干群关系疏远,“各吃各的饭、各干各的活、各走各的路”。
二、主要做法
村的变化源自内生动力的变革。从党组织队伍这一关键环节入手,抓住产业发展这一关键要害,激发村民参与活力,健全制度机制,实现了蝶变。
(一)以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提升引领力
村原有党组织空虚,干群关系疏远。为了尽快改变现状,从狠抓党组织建设入手,着力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感召力和引领力。
一是把选好“领头雁”作为关键工程。村子强不强,关键看头雁。省委组织部派驻驻村扶贫工作队,县

本文2024-09-20 02:34:37发表“推荐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ocwk.com/article/134202.html
- 公安机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docx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docx
- 学习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专题党课.docx
- 支部书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docx
- 专题党课: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5968字).docx
-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整改整治专项工作部署会的讲话(2825字).docx
- 在xx市xx国有企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课.docx
- (个人版3大类28条)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问题清单及整改台账(一).docx
- 八项规定精神主题党课:从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中深刻反省,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落实.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