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上的讲话稿

栏目:精选范文发布:2024-03-20浏览:39下载1次收藏

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上的讲话稿

         今天与各位教育界的精英共同探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我既感到十分高兴,又体会到责任之重大。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作为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精神血脉。而教育则是此精神血脉得以延续的载体和先机。“蒙以养正”,民族文化传承的根基和希望在孩子,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既有培育人才的现实意义,更有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意义。

  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有助于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其强调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体现了中华文化“道法自然”“和合致中”的核心哲学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抓手和路径。基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天然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精粹的责任和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发挥其在儿童潜能开发、人格培养、道德塑造等方面潜在的巨大作用,有助于延续中华文化基因,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根源上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国民人文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有助于帮助青少年提升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中医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通过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比如,在疾病预防方面,倡导“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发;在健康促进方面,强调顺应自然、形神共养,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调饮食、慎起居、适寒温、和喜怒等措施,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从而提高身体素质。据我所知,不少地区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北京市东城区大方家幼儿园在开展中医药文化进园活动1月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出勤率平均高出10%

  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恰逢其时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重视,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要求把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把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医药法》并经国家主席习近平以第59号令签署颁布,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对解决多年来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问题作出了制度安排。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中医药》,第一次以白皮书的形式向世界宣告中国坚定发展中医药的信心和决心。同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第一次从战略层面系统部署中医药的振兴发展,要求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随着传统文化的振兴发展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思考更加理性。中医药文化蕴含的思维模式、认知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审美情趣越来越得到社会大众的理解、认同和接受,民众对中医药知识和文化产品的需求日渐增强。因此,坚持依托传统,坚持立德树人,让成长中的广大青少年接受中医药文化熏陶教育,传递中医药文化核心内涵,积极引导他们认识中医药、热爱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及归属感,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实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前景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在此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上的讲话稿

今天与各位教育界的精英共同探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我既感到十分高兴,又体会到责任之重大。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
点击下载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搜索教程
写作群聊
  • 公文写作交流微信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